德國海港工人工會Ver.di與海港協會就集體談判協議再次陷入僵局,昨天上午,Ver.di工會進行了24小時“警告性罷工”。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這是工會第二次向雇主施壓,要求滿足加薪的要求。罷工結果是導致越來越多船在德國北海積壓。
Ver.di工會代表著埃姆登港、不來梅港、布臘克港(Brake)、威廉港和漢堡港等海港約12000名工人。報道稱,昨天所有港口的作業已暫停。工會報告說,4000名工人參加了在漢堡的示威活動。
航運業警告稱,即使是短暫性罷工,也會對成本和供應鏈造成嚴重影響。目前已經有30艘船在北海等待靠泊,其中包括15艘大型集裝箱船。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Kiel Institute)報告表示,目前全球有超過2%的運力被困在北海,無法進行裝卸作業。
其負責人Vincent Stamer表示:“北海局勢尚未導致德國海上貿易急劇崩潰,但這無疑是一個負擔,尤其是對于與亞洲的航運而言?!?/span>
對于此次德國碼頭工人的再次罷工,馬士基發布通知表示,罷工從23日早上6點開始并持續到24日早上6點,將直接影響其在不來梅哈芬港、漢堡港和威廉港的運營。
馬士基表示,將承擔罷工期間德國港口進出口鐵路、公路和海運的全面停工。并表示不打算對服務進行任何更改。
馬士基稱:“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供應鏈的任何進一步中斷,我們將密切關注勞資雙方之間下一輪會議之前及期間的事態發展。工會Ver.di承認有可能采取進一步罷工行動?!?/span>
鑒于整個北歐持續擁堵,馬士基發布了北歐一些主要港口的最新情況。
鹿特丹港高度擁堵繼續構成挑戰。碼頭堆場密度持續達到臨界水平,對港口和閘門運營產生不利影響,導致碼頭的生產力降低,并可能限制閘門打開時間,從而限制其接收更多集裝箱(包括滿載和空箱)。
盡管安特衛普港的等待時間和碼頭生產力保持在合理水平,但整個北歐網絡的堆場密度仍然很高,這主要是由于停留時間長和船舶延誤影響了港口生產力和導致泊位擁堵。
(分享轉載,如有侵權,請聯系杰航進行刪除)